城市污水并达标排放的职责使命发表时间:2019-03-27 00:00 污水处理厂本身承担着净化城市污水并达标排放的职责使命。但为何却屡屡成为排污大户呢?记者采访得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技术设备不达标。比如此次曝出的超标排放中有一项是粪大肠菌群数超标。据专家介绍,消除粪大肠菌群数只需污水处理厂具备紫外线杀菌程序即可,这本应该是污水企业的基本配置。 二是规划不合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案例,某区域一家污水处理厂在规划时,只具备处理生活污水的能力。后来在城市开发建设 中,该区域内增加了好几家大型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工业废水进入这家污水处理厂,导致处理厂“消化不良、功能紊乱”,处理不了。 三是成本压力。记者分别找了一家城区污水处理厂和一家农村污水处理厂算了一笔经济账。 江宁区开发区水处理污水处理厂是一家排放达标企业。该厂每天进水量是6万吨,每天产生的剩余污泥是30多吨。厂长刘琴介绍,每顿污水的处理成本约为1.2元,而水费中的污染处理费为1元吨。好在该厂有江宁区水务集团补贴,才能够保证正常运行。 某郊区污水处理厂负责人王先生则对记者抱怨:“因为是农村,水费低,每吨水的污水处理费才1毛多钱,和成本相差太远。”他说,在招标时污水厂的建设费用已经被压得很低,再加上建成后,有些建设方付款不及时,所以大多数农村污水处理厂都是负债经营,成本压力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污水处理的质量。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市的污水处理厂主要分两种模式,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和政府招标,郊区农村污水处理厂多是后一种模式。根据规定,居民和企业缴纳的自来水水费中,包括了污水处理费用,这一部分是强制收取并直接支付给污水处理厂。但单靠这笔费用,难以达到收支平衡。 |